西貢的山線與海線

西貢選篇集中在郊野山水,拍攝地點就鎖定在大浪灣(「大浪灣」是一個統稱,包括西灣、鹹田灣、大灣、東灣四個沙灘)與萬宜水庫一帶的海岸線。我們安排了水陸兩路,分別從山與海的角度把西貢的一木一石攝錄下來。

西貢的海蝕地貌

我們從西貢碼頭出海,先走訪離碼頭不遠的鹽田梓,拍下彩繪玻璃與大片紅樹林後,便繼續行程。此時船家提到,趁着這天風平浪靜,不如一訪甕缸群島,飽覽那邊的六角柱石。難得人在船上,一切都交船家指揮便是了。

過去我只曾在萬宜水庫東壩看過六角柱石,彼時已覺宏偉狀大。豈料在海上觀摩幾個鮮有人工建築的島嶼時,更覺山外有山。像是火石洲東南面的一個崖邊,近百米高的石柱間流着一條石河,也不知是過去火石洲作為操炮區時炸過的碎石,抑或飽經風浪侵蝕後的自然景觀。

石河旁正好有一海蝕隙,隙縫較窄,隙間水底較淺,船無法穿過。但船家仍把船駛近,好讓我們近距離聆聽海蝕隙間的浪潮聲。我們也不忘在隙間拍下360照片以備未來採用。

船一直繞到大灣,才折返破邊洲。水跟也斯《石的呼吸——記破邊洲》的描述的一樣澄淨,碧綠的海水還能見底。船就從矗立六角柱石之間的海溝駛過,我們當然沒有錯過這個拍攝機會,要把這個體驗藉科技嫁接到課室之中。

平日的海灘

羿日經陸路到東壩,補拍一些照片後,我們一行人就翻山走到浪茄,灘上還擱着去年颱風山竹吹塌的幾棵樹,跟當下溫柔地推向沙灘的波浪形成深刻的對比。此後我們回到東壩,乘車前往西灣亭,好省掉翻越西灣山、吹筒坳的時間,盡快趕往西灣、鹹田灣繼續拍攝。

此時的風浪已經加強,天空也開始變得灰沉,沒有遊客的海灘更顯冷清。正好契合船家的預測,他在我們訂定出海日期時,已提議我們把日子定在風浪較少的一天,果然沒錯,當我們走到鹹田灣時,海上已有一陣陣白頭浪互相追趕。

隨着風浪加強,天空也開始變得灰沉,沒有遊客的海灘更顯冷清。鹹田灣的海風士多也似乎無法倖免於去年的颱風,然而接駁沙灘與士多的獨木橋已經修理妥當,也使得篇章中提及的景色得以保存。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